发生踝部扭伤的处理方法有哪些
踝部扭伤后需立即停止活动,采取RICE原则(休息、冰敷、加压包扎、抬高患肢)紧急处理,严重者需就医排除骨折。急性期处理后可通过药物、康复训练及防护措施促进恢复。

1.急性期处理
RICE原则是黄金标准:立即停止行走或运动,避免加重损伤;用冰袋包裹毛巾敷于患处,每次15-20分钟,间隔1小时重复,持续24-48小时;弹性绷带从足背向小腿方向加压包扎,减少肿胀;平躺时将患肢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。若出现剧烈疼痛、无法承重或明显畸形,需急诊排除骨折或韧带撕裂。
2.药物治疗方案
非处方药可缓解症状: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能减轻疼痛和炎症;外用双氯芬酸钠凝胶直接作用于患处;严重肿胀时医生可能开具迈之灵等消肿药物。注意避免受伤48小时内热敷或使用活血药物,以防加重出血。

3.康复训练阶段
肿胀消退后逐步开始恢复:伤后3天可进行踝泵运动(缓慢勾脚尖和绷脚尖);1周后尝试用弹力带做内翻、外翻抗阻训练;2周后加入单腿站立平衡练习。康复期间穿戴护踝或肌内效贴布提供支撑,避免二次损伤。
4.预防再损伤措施
选择鞋帮较高的运动鞋,尤其在进行篮球、登山等高风险活动时;运动前充分热身,重点活动踝关节;强化小腿三头肌训练,如提踵练习能增强关节稳定性。既往扭伤患者可定期进行平衡垫训练提升本体感觉。

踝部扭伤后正确处理能降低慢性不稳风险。急性期严格遵循RICE原则,恢复期循序渐进锻炼关节功能。若6周后仍存在疼痛或反复崴脚,需骨科就诊评估韧带损伤程度,必要时进行MRI检查或手术修复。日常注意运动防护,高危人群可佩戴功能性护具预防复发。
最新资讯
-
2025-04-15 16:37:27
-
2025-04-15 16:52:35
-
2025-04-15 17:02:39
-
2025-04-15 18:00:06
-
2025-04-13 19:07:27
-
2025-04-13 18:47:11
-
2025-04-13 18:50:20
-
2025-04-13 18:54:50
Copyright © 2025 www.fsxoyo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