狂犬疫苗对人的副作用 被咬伤后怎么办
狂犬疫苗可能引起局部红肿、发热、头痛等轻微副作用,严重过敏反应罕见。被咬伤后需立即冲洗伤口并接种疫苗,必要时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。

1狂犬疫苗常见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红肿、疼痛或硬结,发生率约15%-25%。部分人可能出现低热(37.5-38.5℃)、乏力或食欲减退,这些症状通常在1-3天内自行消退。极少数情况下(<0.1%)会发生荨麻疹或过敏性休克,需立即就医处理。
2疫苗产生副作用的原因与个体免疫反应相关。灭活疫苗中的狂犬病毒抗原可能刺激机体产生炎症因子,导致发热反应。疫苗辅料如人血白蛋白或明胶也可能是过敏原。儿童和免疫缺陷人群更易出现不良反应。
3被动物咬伤后的紧急处理分三步:
-伤口处理: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,碘伏消毒
-疫苗接种:暴露后需接种5针(第0、3、7、14、28天),严重暴露者加用免疫球蛋白

-观察动物:如能确认动物10日内未死亡可终止后续接种
4减轻副作用的方法:
-接种后观察30分钟,出现皮疹或呼吸困难立即告知医生
-发热超过38.5℃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,避免使用阿司匹林
-注射部位肿胀可冷敷,避免抓挠

狂犬病致死率近100%,疫苗副作用远小于疾病风险。即使轻微暴露也应规范接种,孕妇和婴幼儿同样适用。完成全程接种后,中和抗体阳性率可达99%以上,保护期通常维持1-3年。记录接种时间并保留疫苗批号,便于不良反应追踪。
最新资讯
-
2025-04-27 06:45:34
-
2025-04-27 07:43:02
-
2025-04-27 08:57:20
-
2025-04-27 10:22:51
-
2025-04-27 12:02:23
-
2025-04-27 13:31:24
-
2025-04-27 14:01:33
-
2025-04-27 14:54:49
Copyright © 2025 www.fsxoyo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